泾惠渠灌区地下水资源演变与农田生态安全
Keywords: 地下水资源,农田生态环境,泾惠渠灌区
Abstract:
?通过对泾惠渠灌区地下水形成机理及其演变态势的分析,认为气候条件变化、地质条件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是导致灌区地下水资源量衰减的主要原因,其中人类活动(地表水引水灌溉、地下水开采等)的影响作用最为突出。同时也指出了灌区水资源衰减所引发的农田生态安全问题,地下水资源的衰减已经影响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从灌溉水量的大小、时间分配以及地下水开采量几个方面讨论了灌区水资源调控方式,指出只有合理联合使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涵养地下水源,才能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确保灌区农业供水安全,维护灌区农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References
[1] | 魏晓妹.黄土原灌区地下水水位动态机理及其调控模型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业大学,1996.
|
[2] | 周维博.提高半干旱地域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2.
|
[3] | 易秀,李佩成.陕西交口抽渭灌区灌溉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23(5):25-28.
|
[4] | 李雪静.泾惠灌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分析研究[j].地下水,2000,22(4):164-165.
|
[5] | 《泾惠渠志》编写组.泾惠渠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
[6] |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地下水调查研究组.泾惠渠灌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研究成果报告[r].咸阳:陕西省泾惠渠管理局,1982.
|
[7] | 刘燕,朱红艳.泾惠渠灌区水环境劣变特征及地下水调蓄能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6):19-24.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