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人民黄河  2015 

对黄河1662年洪水及特大洪水分型的再认识

Keywords: 1662年洪水,华西秋雨,伏汛洪水,秋汛洪水,防洪,黄河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关于黄河1662年洪水,有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但经多次调查均未发现其洪水痕迹。王涌泉认为该次洪水由台风暴雨形成,并以地方志记载的雨情为基础估算出陕县站1662年洪水的洪峰流量为47600~58600?m3/s,该估算结果因其太大而令人难以置信。本次研究认为该年洪水由典型的特大华西秋雨形成,遂以之为指导并以清代时任河道总督朱之锡所著《河防疏略》及有关县志记载的雨情、水情、灾情为基础,估算黄河1662年洪水陕县和花园口的洪峰流量分别为25000m3/s和28000m3/s,花园口流量超过10000m3/s的历时长达40多d,致使其超万洪量比以往规划设计采用的按万年一遇洪水所求的超万洪量大出约58%。以往对黄河特大洪水的分型,只考虑了发生在伏汛期的上大型、下大型和上下较大型这三种类型,没有考虑秋汛期洪水,根据本次对黄河1662年洪水的估算结果,认为黄河下游特大洪水的分型应增加华西秋雨造成的上大型洪水,使黄河下游洪水分型更为合理,并有助于促进黄河治河方略和防洪工程布局的完善,确保黄河长治久安。

References

[1]  王涌泉.1662年中国大洪水的研究及估算[j].南京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2):9-22.
[2]  王涌泉.日地水文学与水旱灾害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2.
[3]  黄河流域及西北片水旱灾害编委会.黄河流域水旱灾害[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
[4]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处.水文计算图表集[r].武汉: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1980.
[5]  韩曼华,史辅成.黄河1843年洪水重现期的考证[j].人民黄河,1982,4(4):38-43.
[6]  史辅成,易元俊.黄河洪水的考证和计算[j].水利水电技术,1983(9):1-7.
[7]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黄河流域洪水调查资料(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控制河段)[r].郑州: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1983.
[8]  黄河水利委员会.人民黄河[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59.
[9]  朱之锡.河防疏略[g]∥陈小江.中国水利史典·黄河卷(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99-288.
[10]  骆承政.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书店,2006.
[11]  河南省水文总站.河南省历代大旱年表[r].郑州:河南省水文总站,1982.
[12]  郭建民,郑金亮.伊洛河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3]  叶永毅.黄河的洪水[j].地理学报,1956,22(4):325-336.
[14]  袁瑞英.洪化元年长江上游罕见特大洪水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15]  袁瑞英.长江上游千余年特大洪水的初步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1(11):22-26.
[16]  周鸿石.黄河下游洪水来源的三个地区[j].黄河建设,1956(7):4-6.
[17]  黄河水利委员会规划办公室中游组.黄河中游洪水特性初步分析报告(初稿)[r].郑州:黄河水利委员会,1967.
[18]  王国安.黄河洪水[r].郑州: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1982.
[19]  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研究组.黄河治理与开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20]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设计洪水报告(初步设计阶段)[r].郑州:黄河水利委员会,1985.
[21]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黄河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报告[r].郑州:黄河水利委员会,1989.
[22]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治理开发规划报告(1990年修订)[r].郑州:黄河水利委员会,1990.
[23]  《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24]  王涌泉.1662年9、10月间(清康熙元年八月)黄河及邻近流域洪水[g]∥胡明思,骆承政.中国历史大洪水(上卷).北京:中国书店,1989:317-328.
[25]  胡一三.中国江河防洪丛书·黄河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26]  龚时旸,吴致尧.黄河下游的防洪[c]∥佚名.国际防洪考察座谈会文件.郑州:黄河水利委员会,1980:2.
[27]  王国安.黄河洪水[j].人民黄河,1983,5(3):62-64.
[28]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优化调度研究报告[r].郑州:黄河水利委员会,1989.
[29]  钱正英.中国水利[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30]  黄河防洪志编纂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黄河防洪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31]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黄河规划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32]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黄河水文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33]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中国水旱灾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34]  李文家,石春先,李海荣.黄河下游防洪工程调度运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35]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科学研究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36]  李景宗.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规划设计丛书:工程规划[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7]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域防洪规划[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38]  彭瑞善.适应新的水沙条件加快黄河下游治理[j].人民黄河,2013,35(8):3-9.
[39]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