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甘肃省河东地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Keywords: 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河东地区,甘肃省
Abstract: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指标模型(psr模型),建立了甘肃省河东地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归一化法、均方差赋值法和加权指数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得出研究区的生态安全度。结果表明:甘肃省河东地区的综合安全指数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安全状态由较不安全态上升到临界态和较安全态,随后又由较安全态下降到临界态,最后再由临界态上升到较安全态。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综合安全指数由1983年的0.25上升到2012年的0.69,提高了176%。全流域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变化表现为总体趋势逐渐好转,但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未来甘肃省河东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任务仍然异常艰巨。
References
[1] | 王继军.黄土丘陵区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安全问题初探[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2):179-182.
|
[2] | 田桂桂,吴泽宁,郭溪.生态水系生态环境效益能值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人民黄河,2014,36(8):76-78.
|
[3] | 曲青林,曹爱霞,刘学录.兰州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09,22(6):753-756.
|
[4] | 田美荣,高吉喜,张彪,等.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3):87-92.
|
[5] | 周文华,王如松.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24(7):848-852.
|
[6] | 贾良清,欧阳志云,赵同谦,等.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生态环境,2004,13(4):592-596.
|
[7] | dailygc.nature’sservices:societaldependenceonnaturalecosystems[m].washingtondc:islandpress,1997.
|
[8] | 周金星,张华,周泽福,等.大兴县荒漠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1):201-205.
|
[9] | 刘燕,张盼盼,王建莹,等.泾惠渠灌区地下水资源演变与农田生态安全[j].人民黄河,2014,36(7):134-136.
|
[10] | 李建牢,任杨俊.关注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39-41.
|
[11] | 陈华伟,黄继文,张欣,等.基于dpsir概念框架的水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人民黄河,2013,35(9):34-37.
|
[12] | 任志远,黄青,李晶.陕西省生态安全及空间差异定量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4):597-606.
|
[13] | 杨尚武,张勃,赵一飞,等.1998—2011年甘肃省河东地区ndvi时空变化[j].干旱区研究,2014,31(1):74-79.
|
[14] | 王耕,王利,吴伟.区域生态安全灾变态势分析方法[j].生态学报,2007,27(5):2002-2011.
|
[15] | mageaumt,costanzar.ulanowiczre.thedevelopmentandinitialtestingofquantitativeassessmentofecosystemhealth[j].ecosystemhealth,1995(1):201-213.
|
[16] | 黄昌硕,耿雷华,王立群,等.中国水资源及水生态安全评价[j].人民黄河,2010,32(3):14-16.
|
[17] | 任志远,张艳芳.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