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黄河花园口径流突变与大气环流异常关系分析
Keywords: 径流,突变,大气环流异常,花园口,黄河?,?,?,?,?,?,?
Abstract:
?利用黄河花园口径流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环流是否异常的角度,分析得到黄河花园口径流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结果和引起径流变化的大气环流成因。结果表明:黄河花园口年径流量和主汛期径流量均具有显著减少趋势;花园口径流量在1986年发生了气候突变,突变之后径流减少更加显著。以主汛期为例,分析突变前后北半球环流差异特征:500hpa高度场分析表明,阶段ⅰ(1949—1985年)经向环流表现突出,而阶段ⅱ(1986—2010年)以纬向环流为主;海平面气压场分析表明,阶段ⅰ蒙古低压异常强大,夏季风偏强,而阶段ⅱ蒙古低压明显减弱,夏季风偏弱;700hpa风场分析表明,阶段ⅰ异常西南风距平一直伸展到黄河流域及华北地区,而阶段ⅱ从东北华北经黄河中下游到四川为异常东北风距平;纬度-高度风剖面变化分析表明,阶段ⅰ中异常上升支位于黄淮及华北地区,而阶段ⅱ异常下沉支位于黄淮及华北地区。
References
[1] | 张建云,王国庆,贺瑞敏,等.黄河中游水文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水科学进展,2009(2):153-158.
|
[2] | 朱业玉,李群山,白会民.黄河三花间年径流量变化规律[j].生态学杂志,2009(12):2503-2507.
|
[3] | 刘春蓁,刘志雨,谢正辉.近5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4(4):385-393.
|
[4] | 王志伟,翟盘茂,武永利.近55年来中国10大水文区域干旱化分析[j].高原气象,2007(4):876-877.
|
[5] | 郝立生,闵锦忠,顾光芹.华北夏季降水减少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j].大气科学学报,2010(4):420-426.
|
[6] | 徐桂玉,杨修群,孙旭光.华北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联系[j].地球物理学报,2005(3):511-518.
|
[7] | 赵传成,王雁,丁永建,等.西北地区近50年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j].高原气象,2011(2):385-390.
|
[8] | 郝志新,郑景云,葛全胜,等.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变化的周期分析[j].地理学报,2007(5):537-544.
|
[9] | 顾万龙,竹磊磊,许红梅,等.swat模型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2010(2):395-400.
|
[10] |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
[11] | 张建云,贺瑞敏,齐晶,等.关于中国北方水资源问题的再认识[j].水科学进展,2013(3):303-310.
|
[12] | 尤卫红,何大明,索渺清.澜沧江的跨境径流量变化及其对云南降水量场变化的响应[j].自然资源学报,2005(3):361-369.
|
[13] | 杨肖丽,任立良,江善虎.西辽河源头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37-41.
|
[14] | 蒋晓辉,刘昌明,黄强.黄河上中游天然径流多时间尺度变化及动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42-147.
|
[15] | 崔步礼,常学礼,陈雅琳,等.山东半岛丘陵区典型流域河流径流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6(9):1056-1060.
|
[16] | 秦年秀,姜彤,许崇育.长江流域径流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5):589-594.
|
[17] | 张光辉.全球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影响的情景分析[j].地理研究,2006(2):268-275.
|
[18] | 李荣,阮祥,王记芳,等.气候变化对黄河三花间径流量的影响[j].人民黄河,2007,29(10):42-46.
|
[19] | 林勇,刘世荣,李崇巍,等.小波变换在岷江上游杂古脑流域径流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5(9):1645-1649.
|
[20] | 李春晖,万齐林,林爱兰,等.1976年大气环流突变前后中国四季降水和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气象学报,2010(4):529-538.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