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药学学报  1959 

麦角菌在黑麦品种上的接种栽培

, PP. 31-42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1957年在北京及哈尔滨以各种野生麦角所分离的不同菌种在张北、佳木斯等9个不同的黑麦品种上进行了接种栽培。春黑麦较冬黑麦的感染力强,春黑麦中又以张北及佳木斯最易感病,对自拂子茅(calamagnostisepigeios(l)roth)、披碱草(clinelymusdahuricusnevski)、老芒麦(clinelymussibiricus(l)nevski)、黑麦(secalecerealel.)、高滨麦(clinelymusexcelsusnevski),及agropyrumsp.6个不同寄主所分离的菌种亦均感染;公主岭及平鲁黑麦感染性较差.不同菌种中以分离自拂子茅的菌种寄生性最强,侵染所有4个春黑麦品种及一个冬黑麦品种.分离自拂子茅的6个不同菌系中以b5的寄生性最强,公主岭、张北及佳木斯3个品种对b5的感染率均在70%以上;b1次之,3个黑麦品种对b1的感染率均在50%以上;b7最差,公主岭及张北黑麦对b7的感染率为5—10%,不同接种方法以孢子液注射法效果最佳,侵渍法次之,喷雾法最差。每min3接种液中孢子数目在600—9600间浓度愈高致病力愈强。分离自拂子茅麦角(clavicepsmicrocephala)的不同菌系在各种黑麦品种上所生的菌核较原寄主上的菌核大34倍.b1与b5在不同黑麦品种上所生麦角的含硷量为0.22—0.40%,远较自然条件下所产黑麦麦角(c.purpureatul.)的含硷量(0.06%)为高,也超过我国药典所规定0.2%的标准。b5的产硷能力高于b1。不同品种中以佳木斯黑麦所产菌核的含硷量较高,公主岭及平鲁次之,张北黑麦的麦角含硷量最低。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