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学学报 2010
心肌缺血区靶向机制及策略探讨, PP. 827-832 Abstract: 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目前,虽然有很多抗心肌缺血的药物,但大多缺乏组织特异性,加上缺血区血液循环障碍,药物在缺血区的分布往往很少。心肌缺血所引起的一些病理生理变化,如内皮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腔侧膜上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上调、胞内抗原成分外露、缺血区ph值下降等已被利用来实现药物的心肌缺血区靶向分布,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仍急需寻找更为有效的靶向策略。本文综述并探讨了实现药物被动、主动和物理化学靶向于心肌缺血区的机制与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