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带海洋学报 2011
全球变暖和核电站温排水对大亚湾滨珊瑚钙化的影响Keywords: 全球变暖,温排水,滨珊瑚,钙化,相对高纬度,大亚湾 Abstract: ?全球变暖引起的珊瑚白化和珊瑚钙化能力减弱,对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对高纬度海域石珊瑚(scleractinia)群落被认为是珊瑚物种延续的最后避难所。通过分析大亚湾海域持续生长46年(1962—2007年)的滨珊瑚porites骨骼参数(生长率、密度和钙化率),研究相对高纬度海域石珊瑚钙化对全球变暖以及人为热排放的响应模式。结果显示,滨珊瑚平均生长率、密度和钙化率分别为0.97cm?a-1(0.41—1.32cm?a-1)、1.45g?cm-3(1.17—1.65g?cm-3)和1.40g?(cm2?a)-1[0.59—1.93g?(cm2?a)-1]。海表温度(sst)是该海域石珊瑚钙化的主导控制因素。1962—1993年,全球变暖、sst上升对大亚湾滨珊瑚生长有缓解冬季低温胁迫、促进骨骼钙化的作用。然而,随着sst持续上升以及大亚湾核电站的运行,全球变暖与核电站温排水对滨珊瑚骨骼形成高密度带造成抑制作用,导致自1993年以后滨珊瑚骨骼生长率和钙化率呈下降趋势,并出现1997—2001年和2006年的低谷。因此,全球变暖,至少是初期,对相对高纬度海域石珊瑚钙化乃至珊瑚礁发育是有促进作用的。但随着sst持续上升,加上enso等极端高温事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在未来会出现相对高纬度海域的大面积石珊瑚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