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一种天然产物wangzaozina的细胞毒活性Keywords: 密度泛函理论,质子化,wangzaozina,核磁共振,分子静电位 Abstract: 从总序香茶菜isodonracemosa(hemsl)hara植物中分离得到一个对人类肿瘤细胞bel-7402和hd-8910具有毒活性的对映-贝壳衫烷型二萜wangzaozina化合物(1).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该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用b3lyp/6-31g(d)优化的几何参数与它的x射线衍射结构参数基本一致.在优化的几何构型基础上,采用规范不变原子轨道(giao)法,在b3lyp理论水平分别用6-31g(d),6-31g(d,p),6-31+g(d,p)和6-31++g(d,p)基组进行核磁共振(nmr)化学位移值计算,预测的1h和13cnmr化学位移值与实验值吻合;统计误差分析表明,用b3lyp/6-31g(d)优化的分子构型接近实际的分子构型.因此,dft方法适用这一类型化合物的构型和nmr参数进行预测.在几何优化的基础上,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wangzaozina分子的静电位(mep)进行理论计算.mep三维图表明,在wangzaozina分子中α-亚甲基环戊酮的羰基和羟基附近出现富电子区域(负电位),起着供电子作用,与受体的正电子区域结合.这些结果从理论上支持了α-亚甲基环戊酮结构是一种抗肿瘤活性中心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