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转引自张剑.莫友芝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8:374.张剑注曰:“八月初二日(9月21日),祥芝得子,名曰莫棠。”
|
[2] | 沈津.上海图书馆藏集部善本书录(二)唐代别集[j].文献.1990(3):191.
|
[3] | 元济.张元济全集第十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40.
|
[4] |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9:499.傅增湘庚午十月跋元刻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云:“昨岁楚生歾于上海。”
|
[5] | 沈津.上海图书馆藏集部善本书录(二)唐代别集[j].文献.1990(3):191.
|
[6]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亲属记[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355.此则跋文记载:“戊子秋中来游日本,贵阳陈衡山适在使署,同居匝月,相得益欢。”1888年,黎庶昌出使日本,陈横山为随从人员。
|
[7] | 莫棠.百川学海序[a].见:左圭.百川学海[m].上海:上海博古斋,1921.
|
[8] | 莫棠.诗话总龟后集跋[a].见:阮阅.诗话总龟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20.[10]莫棠.铜井文房书跋·通典[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419.
|
[9]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伊江笔录[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449.
|
[10]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伊江笔录[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449.
|
[11] | 冯仁鸿.琼崖史海钩沉[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102.
|
[12] | 曹允源,李根源:民国吴县志[m].苏州:文新书局,1933:卷58下.
|
[13] | 郑伟章.文献家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9:1098.
|
[14] |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9:498.
|
[15] | 莫棠.诗话总龟后集跋[a].见:阮阅.诗话总龟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20.跋曰:“顷来京师,江安傅君沅叔,招饮虎坊酒家。主人既至,挟书数种,盖过厂肆取观者。”
|
[16] | 潘景郑.著砚楼书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77.
|
[17] | 陈乃乾.陈乃乾文集上册[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61.
|
[18]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说文新附考[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377.
|
[19]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明清两朝野乘四种[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399.
|
[20] | 王文进.文禄堂访书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54.
|
[21] | 罗振玉.敦煌石室记[m].广州:广雅书局,1909:12.
|
[22]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台湾外记[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517.
|
[23]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渠阳诗注[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475.
|
[24] | 孙殿起.贩书偶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5.
|
[25]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史料丛刊初编[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403.
|
[26]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明季南北略[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397.
|
[27] |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5.
|
[28]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海国图志[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417.
|
[29]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药园诗稿[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497.
|
[30] | 湛庐.晚清藏书家莫棠、莫绳孙生卒年考[j].文学遗产,2008(4):15.
|
[31] | 王文焘跋《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载:“去秋楚丈亦归道山,藏书千六百余种亦散出。”
|
[32] | 刘汉忠.江南“铜井寄庐”藏书考略[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7,(1):32.此文对莫祥芝收藏活动多有记述。
|
[33]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山西志辑要[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411.
|
[34] | 黄裳.来燕榭读书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70.
|
[35] |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全集·清代书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2006年重印:21.
|
[36]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清仪阁金石文字[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425.
|
[37]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仪礼要义[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362.
|
[38] | 潘景郑.著砚楼书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57.
|
[39] | 曹允源,李根源:民国吴县志[m].苏州:文新书局,1933:卷59上.
|
[40] | 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钱币大辞典·泉人著述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75.此条配图为《莫棠题记宋达州银锭拓片》。
|
[41] | 潘景郑.著砚楼书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0.
|
[42] | 周越然.书与回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90.
|
[43] | 叶德辉.齐镇严抚部解组还京叠莫楚生观察送别一首韵率成四律呈政[a].见:叶德辉.叶德辉集第1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07.括号内为叶氏原注。
|
[44] | 杜泽逊.杜泽逊东京七日行记.[eb/ol].清济堂——杜泽逊的博客[2009-11-11].
|
[45] | 陈乃乾.陈乃乾文集上册[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61.
|
[46] | 莫棠.铜井文房书跋·仪礼要义[a].见: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第26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362.
|
[47] | 刘钝.访台所见数学珍籍[j].中国科技史料,1995(4):8.
|
[48] | 莫棠.诗话总龟后集跋[a].见:阮阅.诗话总龟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20.
|
[49] | 沈津.上海图书馆藏集部善本书录(一)楚辞及汉魏六朝别集[j].文献,1990(2):1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