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m].上海:上古籍出版社,1997.
|
[2] | 杜泽逊.四库存目书进呈本之亡佚及残余[g]//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两岸四库学:第一届中国文献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学生书局,1999:105-108.
|
[3] | 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m].何双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
[4] | 郑伟章.书林丛考[m].增补本.长沙:岳麓书社,2008:570;樊美珍,等.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底本来源统计[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1995(2).
|
[5] | 万曼.唐集叙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376-379;万曼.万曼文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396-399.
|
[6] | 丛书集成初编:第1863册[m].新1版.北京:中华书局,1985.
|
[7] | 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
[8] | 刘蔷.“翰林院印”与四库进呈本真伪之判定[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1):60-62.
|
[9] | 吴慰祖.四库采进书目[m].校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
[10] | 汪启淑.水曹清暇录[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15.
|
[11] | 四库全书:第1084册[m].文渊阁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
[12] | 邵懿辰,邵章.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新1版):678-679.
|
[13] | 左灿丽.黄滔著述考略[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
[14] | 杨柏林.黄滔集版本源流考述[j].莆田学院学报,2011(1).
|
[15] | 赵荣蔚.唐五代别集叙录[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477-479.
|
[16] | 中国古籍善本编辑委员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卷2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79.
|
[17] |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65.
|
[18] | 张昇.《四库全书》提要稿辑存[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
[19] | 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19[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第92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28.
|
[20] | 李最欣.《四库总目?黄御史集》提要辨正[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5).
|
[21] | 陈垣,等.景印四库全书原本提要缘起[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27,3(3).
|
[22] | 孙诒让.温州经籍志:卷25[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第91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28.
|
[23] | 缪荃孙,董康,等.嘉业堂藏书志[m].吴格整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676.
|
[24] | 杜泽逊.四库采进本之存贮及命运考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1(2).
|
[25] | 黄伟.藏书家汪启淑略论[j].新世纪图书馆,20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