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福柯与章学诚的知识分类思想考察
, PP. 32-39
Keywords: 自然史,分类学,知识型(认识型),福柯,章学诚
Abstract:
?通过考察福柯《万物的秩序》与章学诚《文史通义》文本,比较分析东西方两位思想家的知识分类思想;指出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自然史研究解决了观察万物从结构、特征到新知识型的秩序化、运用科学语言重新组织和标记等问题,推动了近代知识转型,开启了科学革命先河。章学诚“疏通知远”原则是古代知识分类组织的思想基础,他深化了四部分类法理论体系与实践,他的科学标记知识的思想也有一定价值。章学诚知识组织思想离古代知识转型可能只有一步之遥。
References
[1] | 董英哲,康凯,石建孝,等.对“李约瑟难题”质疑的再反思[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22(3):261.
|
[2] | h弗洛里斯?科恩.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n].科学时报,2012-10-08.
|
[3] | 吕乃基.论自然科学与自然史的关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2(2):28.
|
[4] | 赵雅琴.试析福柯“知识考古学”对于档案学的贡献[j].档案管理,2011(3):64-65.
|
[5] | michelfoucault,theorderofthings:anarchaeologyofthehumansciences,atranslationoflesmotsetleschoses[m].vintagebooksedition,randomhouse,inc,april1994,pp.xix,xxi-xxii,126-160.
|
[6] | 章学诚.文史通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5,7-9,10-11,14,15.
|
[7] | 梁继红.章学诚的图书分类思想与实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123-124.
|
[8] | 郁世杰.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历史过程与指导思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5):156-159.
|
[9] | 门庭.乾隆与四部分类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6):66-68.
|
[10] | 吴根友.传统学问(知识)分类体系的演变与当代“国学”一级学科建设问题初探[j].学海,2012(4):173-185.
|
[11] | 吴敬轩.对于中文旧书分类的感想[j].图书馆学季刊,1925,5(1-4):419-422.
|
[12] | 霍怀恕.近人对于经部分类意见之纂述[j].学风,1934,4(10):1-5.
|
[13] | 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48-249.
|
[14] |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7.
|
[15] | 曾贻芬.隋唐时期四部分类法的确立[j].史学史研究,1990(3):47.
|
[16] | 章学诚遗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552.
|
[17] | 福柯.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116.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