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兹恒.20世纪中国的图书馆学本土化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05.
|
[2] | 刘立云,雷宏振,邵鹏.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优化解决方案[j].图书情报工作,2012(3):102-105.
|
[3] | 陈亮.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博弈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615-617.
|
[4] | 王宗义.专业思维与专业方法:关于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研究的散思[j].图书情报工作,2009(21):21-24,133.
|
[5] | 白君礼.论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内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117-127.
|
[6] | 张晓林.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5):4-12.
|
[7] | 陈凡,陈多闻.文明进步中的技术使用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2(2):23-42.
|
[8] | 王子舟.从图书馆员到“活字典”:记张政烺先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84-90.
|
[9] | 陈贵梧.图书情报学的国际研究态势:基于2000-2009年ssci研究性论文的实证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73-82.
|
[10] | 黄俊贵.关于社会阅读的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10(6):123-126.
|
[11] | 程焕文.面对图书馆学名人考生集体晕倒[eb/ol].[2012-09-12].http://blog.sina.com.cn/huanwen.
|
[12] | 王辉.大学馆员利用图书情报专业期刊情况的调查[j].图书馆杂志,2000(12):32-35.
|
[13] | 黄津孚.学位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48-55.
|
[14] | 刘雯等.高校图书馆员专业阅读调查报告[j].图书馆杂志,2012(6):48-52,78.
|
[15] | 卢子博.直面图书馆界学术研究诸现象[j].图书馆论坛,2003(6):31-32,202.
|
[16] | 李永明.阅读专业期刊提高馆员素质[j].图书馆建设,1993(5):72.
|
[17] | 覃云.浅谈阅读学术期刊对论文写作的帮助[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6):135-136,147.
|
[18] | 赵黎明.高校学生专业文献阅读不足原因试析[j].图书馆学刊,2001(4):51,53.
|
[19] | 林佳瑜.论文下载次数与阅读使用次数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2(3):36-39.
|
[20] | 杨春华,王桂枝,马红月.换个角度看服务:从下载量看图书馆学论文的价值与需求[j].图书与情报,2010(4):101-103,111.
|
[21] | 牛昱昕,宗乾进,袁勤俭.开放存取论文下载与引用情况计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4):119-127.
|
[22] | 王宗义.关于图书馆学基础研究的若干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1):4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