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卷轴时代的图书合帙方法
, PP. 87-92
Keywords: 卷轴时代 ,合帙 ,七录 ,佛经目录
Abstract:
?卷轴时代的图书合帙方法最基本的有两条:卷数多者以十卷一帙为标准,卷数少者可以两种以上混装在一帙。这种合帙方法由魏晋秘阁图书管理者所创造,为唐代佛经目录所继承。梁元帝著述书目和阮孝绪《七录》等并非藏书目录,其卷数少者每种自成一帙,实出于虚拟,不能代表当时的书帙制度。
References
[1] | 叶德辉.书林清话[m].长沙:岳麓书社,1999:16.
|
[2] | 岛田翰.汉籍善本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53.
|
[3] | 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271.
|
[4] | 任继愈.佛教大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341.
|
[5] | 辛德勇.由梁元帝著述书目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分类体系——兼论卷轴时代卷与帙的关系[m]//中华书局编辑部.文史49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
|
[6] | 玄奘.进经论等表.大正新修大藏经52册:818.
|
[7] | 智者大师.妙法莲华经玄义卷8[m].大正新修大藏经33册:777.本文所据为日本大藏经研究会(sat)开发电子版,网址:
|
[8] | 道宣.大唐内典录序[m].大正新修大藏经55册:219.
|
[9] | 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84:78.
|
[10] | 胡应麟.经籍会通(外四种)[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29.
|
[11] | 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m].北京:中华书局,1963:553.
|
[12] |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
|
[13] | 敬播.大唐西域记序[m].大正新修大藏经51册:867.
|
[14] | 圆照.大唐贞元新译十地等经记.大正新修大藏经17册:717.
|
[15] |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2.大正新修大藏经55册:82-94.
|
[16] | 道宣.大唐内典录卷8.大正新修大藏经55册:302-312.
|
[17] | 智昇.开元释教录卷19-20.大正新修大藏经51册:55,680-700.
|
[18] | 王钦若.太平御览卷606[m].北京:中华书局,1960:2728.
|
[19] | 欧阳询.艺文类聚卷7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325.
|
[20] | 方广锠,许培铃.敦煌经帙[j].敦煌学辑刊,1995(1).
|
[21] | 方广锠.佛教大藏经史(八—十世纪)[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94.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