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湘中涟源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气气源岩特征与资源评价
, PP. 10-14
Keywords: 湖南,中,早石炭世,晚二叠世,煤成气,气源岩,储气层,资源评价
Abstract:
?位于湖南中部的涟源盆地,发育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的短轴向斜,面积近6000km2.盆地内有下石炭统侧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两套煤系,煤层主要分布于向斜中.两套煤系的煤层均为腐殖煤,有机质属ⅲ型干酪根,具较强的生气能力.煤岩中原生小气孔占90%以上,也有次生气孔和内生、次生裂隙,这就决定了煤层气的赋存以吸附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为辅.煤层气的组分主要为甲烷,含微量重烃气及非烃气.煤层的渗透率总体较低,但通过解放储层开采的措施,可显着提高渗透性以利于煤层气的抽放.根据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可在盆地内划分出3个高、中富气区,而两煤系煤层气的开发远景区均在靠近盆地南缘龙山东西向隆起带的各含煤向斜西南仰起端及其附近.
References
[1] | 1地质矿产部华北石油地质局编.煤层气译文集.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
[2] | 2赖特迈尔ct等著,马学昌等译.美国煤层甲烷资源.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
[3] | 3李明潮等主编.中国主要煤田的浅层煤成气.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
[4] | 4张新民等编著.中国的煤层甲烷.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5] | 5包茨主编.天然气地质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
[6] | 6傅家谟等主编.煤成烃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
[7] | 7赵师庆.煤层和煤系烃源岩的研究(煤成气讲座第四讲).煤田地质与勘探,1987;(6)
|
[8] | 8赵师庆.煤成气的识别标志(煤成气讲座第五讲).煤田地质与勘探,1988;(4)
|
[9] | 9杨起等编著.华北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特征与地质因素探讨.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