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我国天然气地质研究与勘探的新进展
, PP. 1-6
Abstract:
?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的天然气地质学理论.近年来,天然气地质研究又有新的进展.这些进展即是对以往认识的深化和完善.汇总起来主要有以下诸点.1.源盖共控——生气中心与优质盖层在煤系与古老海相层系天然气聚集中的重要性天然气作为一种气相流体在地下有着较液态石油更强的运移和扩散能力.所以,天然气成藏在“源控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源(岩)盖(层)共控的地位和作用.
References
[1] | klemmehd,ulmishekgf.effectivepetroleumsourcerocksoftheworld:stratigraphicdistributionandcontrollingdepositionalfactors.aapgbulletin,1991:1809~1851
|
[2] | 戴金星等.中国煤成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科学通报,1999;44(22):2455~2464
|
[3] | 戴金星等.中国天然气地质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
[4] | 周兴熙.源—盖共控论述要.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24(6):4~7
|
[5] | mastersja.lowercretaceousoilandgasinwesterncanada.in:jamasters(ed)elmworth—casestudyofadeepbasingasfield.1984;aapgmemoir38
|
[6] | 杨俊杰等.中国石油地质志—长庆油田.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
[7] | 宋岩,赵文智等.论我国天然气勘探方向的转移.天然气工业,2000;20(2)
|
[8] | 戴金星.我国煤成气藏类型和有利的煤成气有利远景区.见:煤成气勘探.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15~31
|
[9] | 邱中建,龚再升主编.中国油气勘探(第二卷).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
[10] | 赵文智.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发展的前瞻分析.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8
|
[11] | 陈永武.中国21世纪初期天然气工业发展展望.天然气工业,2000;20(1):1~4
|
[12] | 吴震权等.21世纪初我国陆上天然气勘探领域与科技发展展望.天然气工业,2000;20(1):5~9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