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郯庐断裂带及邻区地热场特征、温泉形成因素及气体组成

, PP. 42-47

Keywords: ,地热能,断裂带,天然气,郯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运用构造动力学、地热学和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中国东部地热场特征、温泉形成的控制因素及气体组成特征。中国东部地热场具有地域性或分带性的特点,其中郯庐断裂带是一高地热活动带,这与其所处的大地构造部位和印支运动以来的构造事件密切相关。郯庐断裂带及邻区温泉的发育取决于地质热源体的存在、区域构造、断裂和地下水循环状况、基底和盖层岩石热导率等。温泉中气体成分以n2为主(多数在90%以上),co2含量变化较大,多数在1.00%以下,ch4和he的含量均小于1.00%,ar多数为1,00%~1,50%,h2含量较低(<0.1%)。c、o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δ13c=-21.33‰~-6.02‰(pdb),δ18o=8.85‰~38.95‰(smow),但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温泉气具有多组分、多来源的特征,其成因和组成特征决定于现今中国东部的构造应力场及郯庐断裂的活动性质。

References

[1]  陈墨香,王集炀等.中国地热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  上官志冠,都吉夔,藏伟等.郯庐断裂及胶辽断块区现代地热流体地球化学.中国科学(d辑),1998;28(1).
[3]  上官志冠等.长白山天池火山深部流体成份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地质科学,1996;31(1):54~64.
[4]  戴金星,宋岩,戴春森等.中国东部无机成因气及其气藏形成条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8~61.
[5]  蒋凤良主编.华北地震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151~16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