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松辽盆地北部氦气成藏特征研究
, PP. 27-30
Keywords: 松辽盆地,北,氦气,同位素,深大断裂,气藏形成
Abstract:
?松辽盆地北部工业氦气藏主要分布层位是中部含油组合的萨尔图油层,下部含油组合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深部含气组合登娄库和侏罗系地层.氦同位素显示盆地内氦气为壳源和幔源混合成因,其中幔源氦的比例在13%~382%,该比例与埋深和储集层位无关而主要与分布区有关.中部、下部和深部三套工业氦气层分别主要受嫩江组一、二段泥岩、青山口组一段泥岩和泉头组一、二段泥岩共三套区域盖层控制,盆地内交叉分布的两组深大断裂为氦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气源通道,断裂发育区控制了氦气藏的分布范围,断裂的发育规模影响氦气藏的形成及气藏中氦的含量.
References
[1] | 史斗译.美国的氦气工业.天然气地球科学,1991;2(5):245~248
|
[2] | 张子枢.我国氦资源及其开发与保护.资源开发与保护,1987;3(4):28~31
|
[3] | 陶明信,沈平等.苏北盆地幔源氦气藏的特征与形成条件.天然气地球科学,1997;8(3):1~8
|
[4] | 徐永昌,沈平等.幔源氦的工业储集和郯庐大断裂带.科学通报,1990;35(12):932~935
|
[5] | 邢顺诠,姜洪启.松辽盆地陆相砂岩储集层性质与成岩作用.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6] | 李永康,孔庆云等.松辽盆地北部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探前景.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
[7] | 霍秋立,冯子辉等.松辽盆地昌德东气藏天然气成因.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4(25):17~19
|
[8] | mamyrinba,tolstikhinin.heliumisotopesinnature.amsterdam,elsevier,1984:175~179
|
[9] | kaneokai,takakkan.noble-gasstateintheearth'sinterior-someconstaintsonthepresentstate.chemicalgeology(isotopegeosciencesection),1985;52:75~95
|
[10] | 高瑞祺等.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