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干旱沙漠边缘地带7种沙生植物适应性机理

, PP. 2749-2756

Keywords: 固沙植物,生态恢复,水量平衡,流动沙丘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对干旱沙区极端生境下植物适应策略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该区植物群落演替机理,预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演替方向,为固沙工程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流动沙丘固定沙地这一过渡带上不同群落中出现的7种优势植物种的适应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沙丘优势植物种沙米(agriophyllumsquarrosum)拥有高蒸腾速率(tr)和高水分利用效率(wue)峰值,且wue的峰值出现在较为干旱的土壤水分条件;相反,固定沙丘优势植物种小画眉草(eragrostispoaeoides)表现出保守的利用水分特征(低tr,高wue峰值,wue的峰值出现在较为湿润的土壤水分)。我们对此过渡带的7种高等植物定义为高耗水量\[沙米、花棒(hedysarumscoparium)、油蒿(artemisiaordosica)、刺蓬(salsolaruthenica)\]、中耗水量\[蒙古虫实(corispermummongolicum)\]和低耗水量\[雾冰藜(bassiadasyphylla)、小画眉草\]3种主要的水分利用类型,并发现植物的水分消耗量(在其优势分布沙丘类型的根际土壤水分条件下)与其盖度呈显著负相关(r2=0.94,p<0.01);提示植物水分利用特征的不同和土壤水分分布的不同是两个主要的影响植被分布格局的因素,影响着土壤水分平衡和干旱沙漠绿洲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的影响作用在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上表现显著,而土壤水分的影响作用在流动和半流动沙丘中表现的更加显著。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