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洞庭湖流域麋鹿等哺乳动物濒危灭绝原因的分析及其对麋鹿重引入的启示

, PP. 451-461

Keywords: 保护对策,elephasmaximus,rhinocerossp.,ailuropodamelanoleuca,rhinopithecusroxellana,hylobatessp.,elaphurusdavidianus,人类活动影响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洞庭湖流域曾有亚洲象(elephasmaximus)、犀(rhinocerossp.)、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长臂猿(hylobatessp.)、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梅花鹿(cervusnippon)、棕熊(ursusarctos)等哺乳动物分布,但受古气候、古地理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哺乳动物已在洞庭湖流域灭绝。这些哺乳动物的濒危和灭绝既受自然环境变化和灾变的影响,也与物种本身生物学特性和人类活动有关,尤其与人类捕杀和生境丧失有关。据古籍记载分析:在洞庭湖流域,亚洲象和犀于北宋末期灭绝或已南迁,而野生麋鹿、大熊猫、川金丝猴、长臂猿、梅花鹿和棕熊等于19世纪末灭绝。根据我们对30个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野生动物资源实地调查的结果,在洞庭湖流域已记录到21种国家重点保护哺乳动物,其中有5、6、10种哺乳动物分别处于“极危”、“濒危”、“易危”等级,这表明物种濒危的过程仍在继续。导致这些现生哺乳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是生境丧失、人类猎捕、环境污染等,而人类活动干扰对现生濒危物种存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洞庭湖流域重引入麋鹿需采取人类协助生存策略:提供足够的且受洪水影响小的适宜生境、保证稳定的奠基者种群数量、减少人为干扰、调控种群密度、实施社区共管和生计替代项目、加强疾病防治、完善保护措施、加大保护基金投入、加强生境监测和湿地恢复等。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