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准噶尔无叶豆片断化居群的遗传变异及克隆多样性

Keywords: eremospartonsongoricum,生境片断化,issr,遗传变异,克隆多样性,保育遗传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songoricum)是豆科无叶豆属小半灌木,既能开花结实进行有性繁殖,又可以靠根茎进行无性克隆繁殖,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在中国仅片断化分布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区域。本文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采自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及边缘的7个准噶尔无叶豆自然居群共148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和克隆多样性分析。8个引物共扩增出84个位点,其中77个为多态性位点,物种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b为91.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i为0.3192,shannon信息指数h为0.3540;居群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b为58.4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i为0.2248,shannon信息指数h为0.3270。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978。amova分析表明,有31.8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表明居群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克隆多样性分析表明,居群水平上,居群g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分别为0.9400和0.9885;居群e最低,分别为0.8457和0.9021。物种水平上,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9858,均匀度指数为0.9673。本研究结果表明,和其他荒漠植物相比,准噶尔无叶豆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和克隆多样性,这主要与该物种兼性生殖的繁育方式及多克隆起源有关;而居群间产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则主要由于人为干扰引起的生境片断化和居群减小而导致的基因交流障碍所致。遗传变异水平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将为分析准噶尔无叶豆致濒原因及进化潜力提供重要资料,对该物种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