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 2008
花楸树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PP. 562-569 Keywords: sorbuspohuashanensis,同工酶,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遗传分化 Abstract: ?花楸树(sorbuspohuashanensis)是我国北方一种观赏兼经济用途的树种。本研究采用水平淀粉凝胶同工酶电泳技术,对采自山东、山西、河北、辽宁4个省的8个花楸树天然群体的种子样本进行了分析,旨在了解花楸树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该树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4个酶系统10个位点的检测结果表明,花楸树群体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较高,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2.2000,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100%,期望杂合度(he)为0.4240。花楸树8个群体间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he和shannon信息指数差异较小,3个指标从高到低依次为:河北驼梁山>河北雾灵山>山西庞泉沟>河北白石山>山东崂山>河北塞罕坝>山东泰山>辽宁老秃顶子。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758,群体间总的基因流较高(nm=3.0472),群体间遗传一致度较高(i为0.8585–0.9872),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小。在单个群体中,通过χ2检验,花楸树群体有73.62%的位点组合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总群体水平近交系数(fit)和单个群体水平近交系数(fis)分别为–0.3105和–0.4180,表明无论在总体水平还是群体内个体间,花楸树群体表现为杂合体过量的现象。upgma聚类结果显示,8个群体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