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一种非传粉榕小蜂的繁殖策略及其对榕—蜂互利共生系统的影响

, PP. 168-173

Keywords: 互利共生,ficuscurtipes,榕小蜂,繁殖策略,walkerellasp.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为了解非传粉榕小蜂与榕树—传粉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强度,从而揭示它们长期稳定共存的原因,作者于2008年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了钝叶榕(ficuscurtipes)非传粉榕小蜂walkerellasp.与榕—蜂互利共生系统的相互关系。我们野外直接观察walkerellasp.的产卵繁殖行为,并对walkerellasp.和传粉榕小蜂进行控制放蜂实验。实验包括4类处理榕果:传粉榕小蜂单种放蜂果,walkerellasp.单种放蜂果,walkerellasp.与传粉榕小蜂混合放蜂果,自然果。结果表明,walkerellasp.在榕果外产卵,并且可以将卵产在多个榕果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放蜂果和自然果内传粉榕小蜂后代数量差异不大(p=0.46),但都显著低于传粉榕小蜂单种放蜂果(p<0.01);在传粉榕小蜂单种放蜂果以及混合放蜂果内种子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33),但都显著高于自然果(p<0.01)。自然果内walkerellasp.后代数量与传粉榕小蜂数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在混合放蜂果内两者呈低度负相关。walkerellasp.与种子数量在自然果和混合放蜂果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walk-erellasp.单种放蜂果、混合放蜂果及自然果中walkerellasp.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1)。对自然果内所有种类小蜂的相关分析表明:walkerellasp.与其他非传粉榕小蜂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说明不存在寄居或复寄生的非传粉榕小蜂种类控制walkerellasp.的数量。而walkerellasp.之所以没有完全利用榕果内的小花资源繁殖后代,是由于产卵量有限和后代必须依靠传粉榕小蜂雄虫打开苞片口才能离开榕果,必须给传粉小蜂留下一些繁殖资源。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