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 2014
广西北海西村港互花米草对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PP. 630-639 Keywords: 大型底栖动物,spartinaalterniflora,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生物入侵 Abstract: ?为了解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入侵红树林的生态影响,作者对位于北海市西村港的红树林湿地以及周边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连续4次取样,按照取样时间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物种组成、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的差异,探讨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湿地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本研究共采集底栖动物16种,隶属于5门7纲15科,其中互花米草群落10种,红树林湿地12种。研究发现互花米草入侵后中国绿螂(glauconomechinensis)个体数量剧增,导致不同采样时间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红树林湿地;除个别月份外,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互花米草群落。基于生境–采样时间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两种生境间差异显著;两种生境的margalef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采样时间差异显著;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物种数量在两种生境间和不同采样时间差异均显著。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密度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关键因子,而互花米草株高可以解释物种个体数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两种生境的变化。对不同采样时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非度量多维度(non-metricmultidimensionalscaling,nmds)分析结果表明,红树林与互花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很低。总而言之,在西村港地区,互花米草入侵虽然增加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但由于优势物种的凸显,显著降低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且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与红树林群落相比已有差异。由此可见,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对当地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造成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