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 2014
秦岭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及其解释, PP. 596-607 Keywords: 物种丰富度,气候,中域效应,面积,海拔梯度格局,rapoport法则,秦岭 Abstract: ?物种多样性和种域宽度沿环境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机制一直是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讨论的重要议题。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和方差分离的方法判断面积、水分和能量、边界限制对秦岭两栖、爬行动物及其不同区系成分的物种丰富度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秦岭两栖爬行动物及其不同区系成分的物种丰富度均呈单峰分布格局,但峰值分布的海拔段有所差异。形成这种格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3种假设的独立解释力较低。水分能量动态假设对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的丰富度格局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但水分和能量的解释力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边界限制、面积的协同作用,在解释两栖动物的海拔分布格局时,边界限制与水分和能量之间存在较强的共线性,而在解释爬行动物的海拔分布格局时,面积与水分和能量之间存在较强的共线性。同时,本研究采用stevens法和逐种法对rapoport法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爬行动物物种种域的海拔梯度格局基本上支持rapoport法则,两栖动物很难判断是否支持rapoport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