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 2012
小兴安岭凉水典型阔叶红松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PP. 470-481 Keywords: 凉水,阔叶红松林,物种组成,径级结构,空间分布 Abstract: ?阔叶红松(pinuskoraiensis)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顶极植被,按其群落特征和物种组成可分为南部红松林、典型红松林和北部红松林。依照bci(barrocoloradoisland)50ha样地的技术规范,作者于2005年在典型红松林分布的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一块9ha的固定监测样地,并于2010年对样地内胸径≥1cm的木本植物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样地内的木本植物共有48种,独立个体数为21,355株(包括分枝数为34,021棵),隶属于20科34属。绝大部分种类属于长白山区系小兴安岭亚系,同时混生有一些亚热带成分。样地内所有个体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群落自我更新良好。林冠层、亚冠层和中间层的径级分布均呈倒“j”型,林下层呈“l”型。主要树种大青杨(populusussuriensis)、红松、枫桦(betulacostata)、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红皮云杉(piceakoraiensis)等的径级结构可分为近似于“正态”型、倒“j”型和“l”型3种类型。主要树种在样地的空间分布大多呈聚集分布,但大部分物种随着径级的增加聚集程度变小。树种分布与地形紧密关联,不同物种在不同径级表现出对生境有不同的偏好;红松和紫椴(tiliaamurensis)各径级的分布均与地形显著相关(p<0.05),而冷杉(abiesnephrolepis)、花楷槭(acerukurunduense)、裂叶榆(ulmuslaciniata)、色木槭(acermono)的径级i(dbh<10cm)、ii(10cm≤dbh<30cm)和枫桦、青楷槭(acertegmentosum)的径级i的分布与地形显著相关(p<0.05),且随着径级的增加,地形因子对其分布的影响显著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