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 2010
光皮桦6个南方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PP. 233-240 Keywords: betulaluminifera,aflp标记,遗传结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基因流 Abstract: ?为揭示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光皮桦(betulaluminifera)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采用aflp分子标记,分析了采自浙江、福建、江西、广西和贵州5个省区6个天然群体的120份样品。9对引物获得了35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23个。分析结果表明光皮桦天然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百分率(ppl)达90.99%,各群体的ppl和nei’s基因多样性(hj)分别为93.20–98.60%和0.3143–0.3645;总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ht)为0.3616,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650,群体间总的基因流较高(nm=3.5962)。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1.49%,浙江临安群体和贵州修文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0665),江西龙南群体和广西龙胜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173),且遗传结构分析显示这两个群体的部分个体可能来自同一近祖。mantel检测发现,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没有显著相关性(r=0.423,p=0.113),而与两两群体所在地的均温差呈显著相关(r=0.449,p=0.017)。结合群体实地调查,可以得出光皮桦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形成不仅与其广域分布、自然杂交、种子特性以及生活史有关,而且与群体被人为砍伐、生境片断化等因素有重要关系。基于上述结果我们提出了光皮桦天然种群的保护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