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南岭地区观光木自然和人工迁地保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PP. 71-79

Keywords: tsoongiodendronodorum,issr,遗传多样性,自然种群,迁地保护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迁地保护是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重要措施。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是古老的孑遗树种,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营建迁地保护林是对其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但已经营建的迁地保护林每个种群目前只保存下来几十株个体。为了评价这些迁地保护林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作者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南岭地区观光木3个人工迁地保护种群和4个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362个条带,其中301个为多态条带,多态条带百分比(p)为83.2%,各种群p值为37.9–62.2%,平均为53.1%,表明观光木在物种和种群水平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自然种群总体p值和shannon信息指数(i)(80.9%,0.3629)均高于人工迁地保护种群(66.6%,0.2990),说明人工迁地保护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种群结构分析表明3个人工迁地保护种群均有可能来源于源口自然种群。4个自然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495,表明自然种群间存在显著遗传隔离,基因流受阻和生态环境差异是造成种群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今后的迁地保护工作中,我们建议从不同生态地理区收集种质材料,并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开展迁地保护工作,同时开展观光木种群生态生殖生物学研究。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