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 2015
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网采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PP. 23-32 Keywords: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多样性,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 Abstract: ?为揭示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规律,根据2006年6–7月、2007年1–2月、2007年11月和2009年4–5月在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域(25.00°–39.00°n,118.00°–129.00°e)进行的综合采样调查,对调查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网孔直径77μm)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4个航次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70属257种(不包括未定名种),其中硅藻是主要功能群,其次是甲藻,主要的优势种为骨条藻(skeletonemaspp.)、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subtilis)、囊状海链藻(t.scrotiformis)、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frauenfeldii)、菱形海线藻(t.nitzschioides)、具槽帕拉藻(paraliasulcata)、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lorenzianus)、旋链角毛藻(c.curvisetus)、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和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0.02×104–31,350.21×104cells/m3,最低值出现在冬季黄海海域,最高值出现在春季长江口邻近海域。4个季节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呈现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趋势,浮游植物各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等值线均呈现西北–东南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