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 1997
西部地区动物资源现状及持续发展对策Abstract: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和内蒙古西部,其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6.5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33%。共有陆生脊椎动物1273种,占国内2414种的52.73%。其中:两栖类81种,占国内两栖类的28.52%;爬行类119种,占34.69%;鸟类781种,占62.83%;兽类292种,占53.66%。有259种仅分布在西部地区,占西部地区陆栖脊椎动物种数的20.35%,我国大型有蹄类几乎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这里有国家保护的陆栖脊椎动物174种,占全国333种的52.25%;我国特有鸟、兽54种,占国内特有鸟、兽的60.67%。西部地区丰富的动物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生态效益。因环境破坏,乱捕滥猎,近一个世纪以来确知已有普氏野马(equusprzewalskii)、高鼻羚羊(saigatatarica)、虎(pantheratigris)和灰冠鸦雀(paradoxornisprzewalskii)4个物种在西部地区消失。朱(napponianippon)已成为极危种类,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普氏原羚(procapraprzewalskii)也已接近极危种的界限。一些主要经济动物种群数量逐年下降,马麝(moschussifanicus)和林麝(m.berezovskii)分别以年均8.97%和8.44%的速率下降(n=12)。马鹿(cervuselaphus),白唇鹿(c.albirostris),野牦牛(bosgruniens)、野驴(asinusspp.)、藏原羚(procaprapicticaudata)、藏羚(pantholopshodgsoni)、岩羊(psendoisnayaur)、鹅喉羚(gazellasubgutturosa)等大中型有蹄类遭大肆捕杀。1963年以后得以休养生息正在恢复的动物资源再次遭到破坏。有的种类,如盘羊(ovisammon)、野骆驼(camelusferus)种群数量分别以年10.06%和10.89%的速率增加(n=16)。为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本文提出六项持续发展对策: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建立各省、自治区自然保护基金;保护栖息环境;迁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人工复壮孤隔种群;提倡人工驯养野生经济动物;人为扩大某些珍稀和经济动物分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