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曾勇.国外有关南海问题解决方案述评[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3):35-45.
|
[2] | 毛汉英.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和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2):289-302.
|
[3] | 广东省地名委员会.广东省海域地名志[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9:1-3.
|
[4] | 赵焕庭.南沙群岛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401.
|
[5] | 屈大均.广东新语[m]//欧初,王贵忱.屈大均全集(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27.
|
[6] | 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482-488.
|
[7] | 赵焕庭.南海名浅考[j].热带海洋学报,2009,28(3):5-15.
|
[8] | 林金枝.东沙群岛历史考略[m]//广东省地名委员会.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7:476-485.
|
[9] | 钮仲勋,文焕然.南沙群岛的历史沿革[m]//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南沙群岛历史地理研究专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37-61.
|
[10] | 赵焕庭.西沙群岛考察史[j].地理研究,1996,15(4):55-65.
|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无可争辩(1980-01-30文件)[n].人民日报,1980-01-
|
[12] | 林金枝.民国时期中国政府行使和维护南沙群岛主权的历史事实[m]//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南沙群岛历史地理研究专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69-86.
|
[13] | 苏读史,吴清玉,申长敬.中国人民为捍卫南沙群岛主权进行的斗争[m]//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南沙群岛历史地理研究专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87-97.
|
[14] | 吴清玉,吕胜祖,苏读史.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奉命收复南沙群岛实录[m]//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南沙群岛历史地理研究专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106-113.
|
[15] | 张君然.收复西沙南沙群岛纪实[m]//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6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76-78//张良福.历史告诉未来:中国管辖南海诸岛百年纪实.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89-93.
|
[16] | 郑资约.南海诸岛志略[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1-96.
|
[17] | 朱锡强,陈传金,张芬梅,等.外国历史大事纪年(自远古至1945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105-670.
|
[18] | 张殿吉.外国历史大事典[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164-551.
|
[19] | 李静荷.陈柏坚与他的《广州外贸史》[j].岭南文史,1998(1):18-19.
|
[20] | 袁钟仁.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与作用[n].广州日报,1990-06-15(7).
|
[21] | 徐恒彬.南海“丝绸之路”概述[m]//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南海丝绸之路文物图集.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126-139.
|
[22] | 赵焕庭.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ⅰ)[j].热带地理,2003,23(3):294-298.
|
[23] |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j].(日本横滨)新民丛报,1904,第21号//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三册,饮冰室专集之九?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北京:中华书局,1937:1-12.
|
[24] | 黄启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735-736.
|
[25] | 郑永常.郑和下西洋前后东南亚国际政治及贸易形势的转变[m]//苏纪兰.郑和下西洋的回顾与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9-41.
|
[26] | 范金民.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m]//苏纪兰.郑和下西洋的回顾与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2-58.
|
[27] | leithian.斯里兰卡,印度洋因你而美丽[j].海洋世界,2015(2):32-35.
|
[28] | 杨永康,张佳玮.论永乐“郡县安南”对“郑和下西洋”之影响[j].文史哲.2014,(5):106-114.
|
[29] | 朱岩.我国收复南越所占西沙群岛始末[j].军事史林,2012(10):44-49.
|
[30] |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海洋与海岛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6.
|
[31] | 中国海洋报.赤瓜礁海区战斗[n].中国海洋报,2005-03-29(3).
|
[32] | 施昌学.南沙永暑礁建站始末(下)——摘自《海军司令刘华清》[n].中国海洋报,2013-04-03(4).
|
[33] | 何亚非.南海与中国的战略安全[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5,(1):1-8.
|
[34] | 赵焕庭,沙庆安,朱袁智.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南沙群岛永暑礁第四纪珊瑚礁地质[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1-264,图版26.
|
[35] | 邵建平.南海问题对中国“三邻”周边外交政策的挑战及对策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3):12-18.
|
[36] | 王传剑.南海问题与中美关系[j].当代亚太,2014(2):4-26.
|
[37] | 于向东.维护和平、发展合作:南问题现实可选择的解决路径——越南第5次南海国际研讨会评析[j].东南亚研究,2014(3):103-107.
|
[38] | 王毅.盘点2014:中国外交丰收之年[n].环球时报,2014-12-25(15).
|
[39] | 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58-62.
|
[40] | 广东省地名委员会.南海诸岛是中国政府最早管辖和行使主权的[m]//广东省地名委员会.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7:153-163.
|
[41] | 李宝田,朱德祥.历史上中国对南沙群岛的发现与开发[m]//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南沙群岛历史地理研究专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122-137.
|
[42] | 王恒杰.西沙群岛的考古调查[j].考古,1992(9):769-777.
|
[43] | 赵焕庭.南沙群岛考察史[j].热带地理,1995,15(1):19-29.
|
[44] | 朱偰.南沙群岛和东、西、中沙群岛一向是中国的领土[n].光明日报,1956-06-07.
|
[45] | 麦蕴瑜.南沙群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不容侵犯[n].南方日报,1956-08-13(3)//赵焕庭.接收南沙群岛——卓振雄和麦蕴瑜论著集[c].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1-217.
|
[46] | 31.史棣祖.南海诸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m]//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南沙群岛历史地理研究专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1-10.
|
[47] | 鞠继武.中国历代对南海诸岛的管辖[m]//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南沙群岛历史地理研究专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62-68.
|
[48] | 曾昭璇.广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m]//曾昭璇.岭南史地与民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47-73.
|
[49] | 毛燕,秦兴梅.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肇端[n].人民日报,2000-06-14(16).
|
[50] | 赵焕庭.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ⅱ)[j].热带地理,2003,23(4):394-400.
|
[51] | 赵焕庭.番禺是华南海上丝路最早的始发港——对《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的意见[j].地理科学,2006,26(1):118-127.
|
[52] | 赵焕庭,宋朝景,卢博,等.珊瑚礁工程地质初论——新的研究领域珊瑚礁工程地质[j].工程地质学报,1996,4(1):86-90.
|
[53] | 汪稔,宋朝景,赵焕庭,等.南沙群岛珊瑚礁工程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