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2
玉米强优势组合7个主要穗部性状在3种环境下的qtl分析, PP. 715-725 Abstract: ?玉米产量是遗传基础复杂的数量性状。利用玉米(zeamaysl.)单交种烟单14号杂交组合的f1(mo17×黄早四)自交后形成的191个f2单株作为构图群体,构建了由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简单重复序列(ssr)两种标记组成的遗传图谱。f2继续自交衍生的184个相应f2∶3家系用于玉米7个穗部性状表型的田间鉴定。采用以混合线性模型为理论基础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和配套软件qtlmapper/v2.0,在3个环境下共检测到76个穗部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其中穗粒重、穗重、出籽率、穗长、秃尖长、穗粗和轴粗的qtl数目分别为8、8、11、10、9、10和20个。大多qtl仅在单一环境下被检测到,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率很低,仅有5个qtl的加性效应贡献率大于10%,绝大多数qtl显性效应贡献率小于1%。基因作用方式29%的qtl为加性,47%为部分显性,11%为显性,13%为超显性。控制玉米穗部性状的qtl在染色体间分布不均匀,且呈现成簇分布、毗邻分布等特征。各个qtl位点上起增效和减效作用的等位基因在双亲间分布不均匀,两个亲本均可以提供增效或减效等位基因。本研究结果对于玉米高产分子育种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和亲本选配等问题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