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心理学报  2009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 PP. 967-979

Keywords: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自尊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歧视对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和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从北京市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从公立学校选取525名北京儿童、从流动儿童主要来源地的农村选取568名农村儿童作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测查了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应对方式和自尊。研究发现:(1)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社会歧视在学校类型、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公立学校的,流动性高的儿童得分显著高于流动性低的,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也不存在学校类型与性别和流动性的交互作用;(2)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学校类型和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女孩、来自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性高的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差于与之相对应的被试,除在社交焦虑和抑郁上存在学校类型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外,在孤独感上不存在学校类型和流动性的交互作用;(3)不同类别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感上最差;(4)除消极应对与自尊、积极应对与抑郁相关不显著外,歧视、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自尊两两之间都相关非常显著;(5)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也通过应对方式和自尊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自尊不仅在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也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