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循环训练模式对兔跟腱末端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PP. 515-518

Keywords: 末端病,跟腱,循环训练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目的 观察循环训练对兔跟腱末端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循环训练对训练性末端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7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跑步训练组、跳跃训练组、循环训练组(n=18),各组于第2、3、4、6、8、10周时随机处死3只动物,取双侧后足跟腱末端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病理学评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光镜观察显示,跳跃训练模式下末端区组织腱纤维部分和纤维软骨部分受损严重;跑步训练模式下末端区组织腱纤维部分受损严重,纤维软骨部分受损较轻;与跳跃训练组及跑步训练组比较,循环训练模式下末端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跳跃训练组第2、3、4、6、8、10周时跟腱末端区组织病理学评分分别为1.17±0.12、2.19±0.15、3.23±0.20、、4.71±0.18、4.63±0.13,而跑步训练组分别为1.16±0.13、1.15±0.14、2.18±0.12、2.99±0.15、3.98±0.16、4.01±0.12,跳跃训练组病理学评分升高早于跑步训练组,且从第3周起其分值即明显高于跑步训练组(P<0.05),两组评分差异主要源于潮线的变化。循环训练组第2、3、4、6、8、10周时跟腱末端区组织病理学评分分别为1.13±0.14、、1.15±0.13、2.18±0.13、2.17±0.12、2.92±0.11,早期阶段病理学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在训练晚期(6周以后)评分升高,但其分值低于跳跃训练组及跑步训练组(P<0.05),且评分改变主要源于腱周组织和潮线的病理学变化。结论 循环训练可以为跟腱末端区组织塑形改建提供充分的修复时间,降低末端区组织受损程度。应用循环训练法不仅可有效预防末端病的发生,还可促进末端区组织的塑形改建,增强其抗损伤能力。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