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柞蚕蛹卵巢细胞感染性研究
, PP. 172-176
Keywords: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卵巢细胞,病毒感染
Abstract:
研究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及形态发生机制,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体外培养柞蚕蛹卵巢原代细胞,ApNPV病毒悬液感染细胞,测定细胞感染率及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ApNPV感染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ApNPV感染柞蚕蛹卵巢细胞5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即可发现细胞胀大,细胞内有多角体病毒出现;感染7d,细胞内多角体病毒数量增多,细胞感染率为40.2%,细胞上清液中无包涵体病毒(NOV)效价滴度为6.95×105TCID50/mL。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早期表现为细胞核膨大,而后核内出现病毒发生基质和核衣壳,核衣壳获得套膜形成病毒束,发育为成熟的病毒粒子,众多病毒粒子同时封存在一个折光性强,具有蛋白质性质、直径在0.7-10μm的多角体中。得出结论,ApNPV对柞蚕蛹卵巢细胞高度敏感,其在柞蚕蛹卵巢细胞内复制为典型的杆状病毒非同步复制。
References
[1] | 石生林, 王学英, 刘限, 等.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进展[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34(1):72-74. [2] 李广泽, 丁杰. 柞蚕脓病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J]. 辽宁蚕业科技, 1981(4):1-7. [3] 刘丽华.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子生物学及杆状病毒感染特性 [D].苏州:苏州大学, 2004. [4] 张春发, 范琦, 刘淑珊, 等. 柞蚕核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及其mRNA转录起始点的确定[J]. 蚕业科学, 1992, 18(2):77-87. [5] 王林美, 张波, 叶博, 等. 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在柞蚕蛹中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J]. 蚕业科学, 2010, 36(5):792-799. [6] 王林美, 李树英, 岳冬梅, 等. 细胞培养基MLM-45 及培养条件对不同发育时期柞蚕卵巢细胞生长的影响[J]. 蚕业科学, 2012, 38(4):705-711. [7] 刘淑珊, 何龙. 柞蚕卵巢细胞原代培养及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J]. 蚕业科学, 1988, 14(4):224-225. [8] Reed LJ, Muench H. A simple methng of estimation fifty percent end-points [J].Am J Hyg, 1938(27):493-497. [9] 应国华.电镜技术与细胞超微结构[M].香港:香港现代出版社, 1993:30-55. [10] 柴立新, 张立人, 李淑琴, 等. 山楂粉蝶NPV的形态发生及其宿主细胞器的超微病理变化[J].中国病毒学, 1996, 11(2):138-143. [11] 沈中建, 陈梅琴, 吴祥甫. 蓖麻蚕血细胞系的建立及同源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体外复制[J].病毒学报, 1997, 13(4):382-385. [12] 于洪春, 王晓云, 韩岚岚, 等. 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同源寄主细胞系内复制的研究[J]. 中国病毒学:杀虫微生物专刊, 2000, 15:72-75. [13] 梁布锋, 谢天恩.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细胞培养中的形态发生[J].病毒学杂志, 1986, 1(4):73-79.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