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国线性工程沿线区域土地整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Keywords: 线性工程,土地整治,土地复垦,研究进展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一般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南水北调水利工程、西气东输管线工程及通信与电力线工程等线性工程建设与运营对农用地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围绕线性工程扰动影响调查评价、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沿线区域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和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信息化支撑技术等方面,梳理分析了国内在线性工程沿线区域土地整治技术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形势下的线性工程沿线土地整治的技术需求,并提出了面向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线性工程沿线区域土地整治技术研究方向。

References

[1]  刘建芬.公路铁路建设损毁土地复垦分析[J].中国土地,2011(9):11-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R].北京:国土资源部,2012:13-14.
[3]  王玉东,郝晋珉,杨立,等.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分类研究——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13-18.
[4]  陈百明.发展之要 统筹之本 生态之基——展望土地整治工作新趋势[J].中国土地,2012(3):1.
[5]  汤小橹,金晓斌,沈春竹,等.高速铁路施工建设土地破坏特征与防控措施[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1):56-60.
[6]  吴燕,奚成刚,付金生.公路建设中临时用地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70(10):374-378.
[7]  谭鹏.山区高速公路弃土场基本特性及其稳定性分析[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0.
[8]  丁宁,金晓斌,陈昌沉,等.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规范化管理初探——以沪宁城际铁路江苏段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4):32-37.
[9]  丁明军,沈振西,张镱锂,等.青藏公路与铁路沿途1981─2001年植被覆盖变化[J].资源科学,2005,27(5):128-133.
[10]  赵晶,高照良,蔡艳蓉.高速公路建设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及其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以陕西省5个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3):226-231.
[11]  吕晓芳,王仰麟,彭建,等.深圳快速城市化地区公路沿线土地利用空间集聚[J].地理学报,2008,63(8):845-855.
[12]  邓毅新.高速公路出入口区域土地利用与布局规划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13]  王媛媛.高速公路出入口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
[14]  蔡雪娇,程炯,吴志峰,等.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1):21-26.
[15]  李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与河南生态经济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6):54-57.
[16]  祝遵凌,高明生,胡海波,等.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对沿线湿地土壤性质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5):123-127.
[17]  卜耀军,艾海舰,刘翠英,等.陕蒙沙漠高速公路沿线土壤水分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4):255-257.
[18]  余爱华,王大明,赵曜.高速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J].森林工程,2010,26(4):59-63.
[19]  顾广明,宁建宏,王丽.生态脆弱地区管线建设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6):50-52.
[20]  魏路锋,张宇惠,冯亚耐.南水北调中线京石应急供水工程河北段复垦技术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S2):214-216.
[21]  王娟,文国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临时用地复垦规划方案设计[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10):11-12.
[22]  黄海,杨清伟.基于DEA模型的土地整理规划方案比选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8):66-70.
[23]  孙能利,巩前文,张俊飚.山东省农业生态价值测算及其贡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7):128-132.
[24]  覃事娅,尹惠斌,熊鹰.基于不同价值构成的耕地资源价值评估──以湖南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4):466-471.
[25]  朱立安,吴志峰,卓慕宁,等.高速公路用地复垦技术体系浅析[J].交通环保,2002,23(5):14-17.
[26]  朱小敏.铁路建设项目土地复垦要点及措施体系初探[J].中国水土保持,2010(9):14-15.
[27]  杨思忠,金会军,吉延峻,等.寒区线性工程沿线冻土区的植被恢复[J].冰川冻土,2008,30(5):875-882.
[28]  杨尽.利用矿物改良土地整理新增耕地贫瘠土壤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0.
[29]  姚刚.公路工程临时用地生态恢复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
[30]  赵艳纳.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景观恢复技术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9.
[3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Assessing and Managing the Ecological Impact of Paved Road[M].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5:62-97.
[32]  Trombulak S C,Frissell C A.Review of Ecological Effects of Roads on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Communities[J].Conservation Biology,2000,14(1):18-30.
[33]  储小院,张洪江,王玉杰,等.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同类型弃土场的土壤流失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2):102-106.
[34]  张卓.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2):291-293.
[35]  邹玥,任国业,曾良修,等.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2011(4):35-37.
[36]  刘嘉俊,蒋国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耕地分等定级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2):95-98.
[37]  杨亚伦,戴梅.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临时占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1):48-51.
[38]  丁宁,金晓斌,汤小橹,等.生态位适宜度变权法在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京沪高铁常州段典型制梁场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12):2349-2355.
[39]  陈旭欣.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土地复垦技术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40]  杨国栋,贾成前.高速公路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22(4):119-124.
[41]  王瑷玲,赵庚星,王瑞燕,等.区域农地整理质量评价及其时空配置研究——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3):369-374.
[42]  刘娜.区域土地整理的时空配置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43]  景耀春,王自安.宁夏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景观规划初探──以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绿化工程总体规划为例[J].农业科学研究,2008,29(2):75-79.
[44]  边振兴,王秋兵,于淼,等.基于景观农业理论的综合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实证[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2):95-100.
[45]  付光辉.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46]  丁宁,金晓斌,胡静,等.高速铁路大临设施制梁场复垦方案优化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301-309.
[47]  王保东,单木双,赵春锁.京石段临时用地复垦工程典型设计[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S2):37-39.
[48]  杨锐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铁路大临工程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