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Keywords: 县域经济,空间自相关,区域空间格局,区域差异,kruskal-Wauis检验,江苏省
Abstract:
采用1996—2008年江苏省各县(市)人均GDP经济指标,计算并分析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发展整体空间特征,描述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空间自相关理论,定量描述自1996年以来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县域经济发达的区域周边县域经济也往往较发达,反之亦然,并且空间发展格局呈现显著的集聚模式,且集聚态势越来越明显。空间格局更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并成为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而苏北地区则成为圈状结构的外围地带,且这种空间格局的分布状态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对不同年际Moran’sI和LocalMoran’sI的计算与分析也较好地揭示了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
References
[1] |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07-408.
|
[2] |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4.
|
[3] | 罗仁福,李小建,覃成林.中国省际经济趋同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1):73-78.
|
[4] | 管卫华,赵媛,林振山.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J].地理研究,2004,23(4):541-548.
|
[5] | 孔令强,王光玲.因子分析方法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06,32(8):128-129.
|
[6] | 欧向军,陈修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04,24(3):338-341.
|
[7] | Gastwirth Joseph L. The Estimation of the Lorenz Curve and Gini Index[J].Rev.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2,54:3,6-10.
|
[8] | Theil H.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Theory [M].Chicago: Rand McNally and Company,1967.
|
[9] | Tsui Kaiyuen. Econimic Reform and Interprovincial Inequalities in Chin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50:353-368.
|
[10] | 张昆,张松林.美国马萨诸塞州华人空间分布自相关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1):52-57.
|
[11] | Barro R J.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section of Countri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2):407-443.
|
[12] | 潘竟虎,张佳龙,张勇.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GIS 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6):83-86.
|
[13] | 欧向军.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结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26-29.
|
[14] | 陈思源,曲福田,曹大贵,等.ESDA 支持下的城市地价分布信息提取[J].国土资源遥感,2006(3):47-50.
|
[15] | 张昆,张松林.美国马萨诸塞州华人空间分布自相关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1):52-57.
|
[16] | 蒲英霞,葛莹,马荣华,等.基于ESDA 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5,24(6):965-974.
|
[17] | 马晓冬,马荣华,徐建刚.基于ESDAGIS 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J].地理学报,2004,59(6):1048-1057.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