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历史特征及趋势预测
Keywords: 能源消费 ,碳排放 ,内生经济增长 ,河南省
Abstract: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计算了河南省1995—2006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预测了2007—2050年河南省平稳经济增长路径下的最优经济增长率和2007—2050年的河南省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进一步,计算了河南省2007—2050年在经济平稳增长路径下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总量以及人均量。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河南省的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碳排放强度先是逐年下降,到2003年发生转折,出现上升的趋势;同时,预测的2007—2050年的能源结构显示,河南省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石油与其他清洁能源的比重不断上升;另外,河南省分别在2036年和2034年达到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高峰;人均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的高峰则出现在2033年和2032年。另外,尝试预测了河南省森林碳汇潜力,发现2006—2050年累计森林碳汇量持续上升,到2050年,累计碳汇量达131.14Mtc。
References
[1] 朱永彬,王铮,庞丽,等.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J].地理学报, 2009,64(8):935-944.
[2] Goldsmith R W.A Perpetual Inventory of National Wealth[M]//Goldsmith R W. 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 New York: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51.
[3]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4] 魏高峰,龙克柔.中国人口演化模型与中国未来人口预测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13):102-104.
[5] 袁嘉祖,范晓明.中国森林碳汇功能的成本效益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1997,12(1):20-24.
[6] 王铮,朱永彬.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2):109-115.
[7]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6(5):88-91.
[8] 杜婷婷,毛锋,罗锐.中国经济增长与CO2排放演化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2):94-99.
[9] 王金营,蔺丽莉.中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与未来劳动力供给分析[J].人口学刊,2006(4):19-24.
[10] 何建坤,刘滨.作为温室气体排放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740-74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