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关中—天水经济区协调发展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

Keywords: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分析能了解区域的协调发展状况。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分别计算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6个城市在1999,2002,2005,2008年的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值进行了网络密度、点的中心度、中心势、凝聚子群、凝聚子群密度、核心—边缘结构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不高,有向着协调发展的趋势。因此,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早日实现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区目标的一些建议。第一,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进一步做大增长极。第二,边缘区域中城市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以实现经济区协调发展。第三,经济区内各城市要突破地理位置的束缚,形成网络开发的模式。

References

[1]  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  何栋材.关中—天水经济区形成基础及空间结构优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4):40-45.
[3]  丁海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研究[J].特区经济,2010(4):222-223.
[4]  白山稳.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的制度创新研究[J].理论导刊,2010,26(11):69-72.
[5]  任宗哲.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合作机制构建刍论[J].西北大学学报,2010,40(1):111-115.
[6]  王莉莉,史怀昱,杨晓娟,等.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城镇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0,7(2):27-34.
[7]  王静.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差异及产业空间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2010,40(5):896-899.
[8]  丁艳平.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生系统的构建研究[J].特区经济,2010(1):171-173.
[9]  侯赟慧,刘志彪,岳中刚.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13(12):90-101.
[10]  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16(1):51-57.
[11]  牛慧恩,孟庆民,胡其昌,等.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地理,1998,18(3):51-56.
[12]  李国平,王立明,杨开忠.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J].经济地理,2001,21(1):33-37.
[13]  陈彦光,刘继生.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J].地理研究,2002,21(6): 742-751.
[14]  周一星,杨焕彩.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5]  王欣,吴殿廷,王红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3):55-59.
[16]  王方华,陈宏民.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323-334.
[17]  李艳军.南京与周边城市经济关联分析[D].南京:河海大学,2004.
[18]  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