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快速交通导向下我国特大城市有机疏散的响应机制与路径

Keywords: 特大城市,有机疏散,快速交通,路径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快速交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时空收敛效应、产业人口迁往效应以及引致节点城镇有机生长和空间轴线发展,使得特大城市有机疏散的距离、形式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开始从内部地域空间依次向外部地域空间进行平面型和立体型有机疏散,而且促进了城镇体系和城乡系统各种要素的流动和整合。由此,不仅实现了特大城市资源要素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并且加快了城镇体系的优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References

[1]  叶立梅,陈新国.北京的国际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调整[J].城市问题,2003(3):25-29.
[2]  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3]  任伟强,陈艳艳.公交导向发展模式促进城市“有机疏散”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7):56-62.
[4]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  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  考瑟普.下一个美国都市[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6.
[7]  杨荫凯.交通技术创新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J].城市问题,1999(2):13-16.
[8]  边经卫.当代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与实践:以厦门市为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9]  陈长伟,吴小根.基于有机疏散理论的城市旅游用地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 23(1): 190-192.
[10]  姜怀宇.大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微观动力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1]  潘海啸.快速交通系统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区的作用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4):21-27.
[12]  叶立梅,陈新国.北京的国际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调整[J].城市问题,2003(3):25-29.
[13]  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14]  任伟强,陈艳艳.公交导向发展模式促进城市“有机疏散”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7):56-62.
[15]  杨荫凯.交通技术创新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J].城市问题,1999(2):13-16.
[16]  边经卫.当代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与实践:以厦门市为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7]  陈长伟,吴小根.基于有机疏散理论的城市旅游用地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 23(1): 190-192.
[18]  姜怀宇.大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微观动力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9]  潘海啸.快速交通系统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区的作用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4):21-2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