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社会救助
Keywords: 解放区,弱势群体,社会救助,解放战争时期
Abstract: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争、自然灾害、战勤等原因,解放区的难民、灾民等弱势群体问题十分严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同时,通过采取有计划地安置弱势群体、发放紧急赈济、防疫治病、对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干预、大力发展农业副业生产等措施,积极进行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社会救助实践对当今的社会救助事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References
[1] | 齐武.晋冀鲁豫边区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497.
|
[2] | 河北省政府社会处工作概况[B].石家庄:河北省档案馆,622-2-628.
|
[3] | 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2辑[G].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1:39-54,114,248.
|
[4] | 张一平.自然灾害、政治斗争与地方民生——1946—1949年苏北解放区救灾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5):60-64.
|
[5] | 中央档案馆.晋察冀解放区历史文献选编(1945-1949)[G].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516.
|
[6] |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G].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38-139.
|
[7] | 毛泽东文集:第4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35.
|
[8] |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72,1176.
|
[9] | 侯艳兴,肖守库.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难民救济比较研究[J].晋阳学刊,2005,26(4):89-93.
|
[10] | 晋察冀边区社会福利及难民救济计划[G].579-01-184-03.
|
[11] | 张俊南,张宪臣,牛玉民.陕甘宁边区大事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287.
|
[12] | 生产问题与救灾问题[B].南京:江苏省档案馆,2116-永33-6.
|
[13] | 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21辑[G].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125-126.
|
[14]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3辑[G].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308.
|
[15] | 赵朝峰.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救灾工作评述[J].党的文献,2003,16(4):70-75.
|
[16] | 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专员公署布告[B].南京:江苏省档案馆,2215-永29-2.
|
[17] | 盐城区半年来合作工作总结[G]//华中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华中解放区财政经济史料选编:第5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443.
|
[18] | 佚名.安国七村乞丐生产很起劲[N].冀中导报,1947(2).
|
[19] | 赵晓光,戴茂林.解放战争时期党在东北解放区的执政经验研究[J].理论探讨,2006,23(6):125-127.
|
[20] | 中共代表团驻沪办纪念馆.上海周公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3.
|
[21] | 冯晓阳.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解放区的土地政策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49-51.
|
[22] | 李彩华.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劳资两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1):122-126.
|
[23] | 华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华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2辑[G].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704.
|
[24] | 齐武.一个革命根据地的成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概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61.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