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多中心空间开发战略研究——以大郑州都市区为例

Keywords: 多中心,空间开发模式,大郑州都市区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对比分析单中心、双中心和多中心3种典型的都市区空间开发模式发现,“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开发模式已成为全球许多都市区空间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大郑州都市区为例,结合其范围界定和空间开发的现状与问题,认为,应该采取“多中心”空间开发模式,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向北、向南和向东3个方向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注重与东西两翼的协同发展,加强与开封、洛阳、许昌等周边城市的空间联系,将大郑州都市区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中部崛起的引领者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

References

[1]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3-25.
[2]  王国霞,蔡建明.都市区空间范围的划分方法[J].经济地理,2008,28(2):192-195.
[3]  孙胤社.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及其界定——以北京为例[J].地理学报,1992,47(6):552-560.
[4]  谢守红.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带的概念界定与比较分析[J].城市问题,2008(6):19-23.
[5]  王伟光,潘家华,魏后凯,等.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大郑州都市区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32-33,137
[6]  -161.
[7]  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3(11):79-86.
[8]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8——竞争力:城市与国家同进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1.
[9]  赵弘.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86-89.
[10]  施倩.上海大都市区的界定及其形成机制分析[J].城市研究,1997(3):15-18.
[11]  王德,刘锴,耿慧志.沪宁杭地区城市一日交流圈的划分与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5):38-44.
[12]  李国平,杨军,孙铁山,等.网络化大都市——杭州市域空间发展新战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66-7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