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城市景观公园对城市热岛调控效应分析——以哈尔滨市为例
Keywords: 热岛效应,城市公园,降温效应,哈尔滨市
Abstract:
采用哈尔滨市2007年9月30日LandsatTM数据,基于哈尔滨市地表温度反演结果,对城市公园对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主城区热岛效应明显,高温区呈现集中分布,市区内的公园在高温区域内形成明显的热岛空洞;公园对周围区域降温作用明显,降温效应随距离增加呈递减趋势;在公园周围120m范围内,不同面积的公园对周围环境温度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缓冲带的降温幅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公园面积和内部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即公园面积越大,内部平均温度越低,反之亦然,二者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因此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面积公园,以实现城市高温区降温效应。研究表明一个大的景观公园的降温效应要强于总面积相等的多个小公园的降温效应。
References
[1] | 赵红旭.昆明市热岛效应卫星监测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1999(4): 29-32.
|
[2] | 周红妹,周成虎,葛伟强,等.基于RS与GIS的城市热场分布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2001,56(2):189-197.
|
[3] | 丁金才,张志凯,奚红,等.上海地区盛夏高温分布和热岛效应的初步研究[J].大气科学,2002,26(3):412-420.
|
[4] | 周红妹,丁金才,徐一鸣,等.城市热岛效应与绿地分布的关系检测和评估[J].上海农业学报,2002,18(2):83-88.
|
[5] | 李延明,张济和,古润泽.北京城市绿化与热岛效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园林,2004 (1):72-75.
|
[6] | 张景哲,刘启明.北京城市气温与下垫面结构关系的时相变化[J].地理学报,1988,43 (2):159-168.
|
[7] | 郭红,龚文峰.哈尔滨市热岛效应与植被的关系——基于RS和GIS的定量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2):22-26.
|
[8] | Mitchell J M J.The Temperature of Cities[J]. Weatherwise,1961,14 :224-229.
|
[9] | Streutker D R. A Study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of Houston[D]. Houston :Rice University ,2003.
|
[10] | 陈云浩,李京,李晓兵.城市空间热环境遥感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11] | 史培军,宫鹏.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
[12] | 林志垒.福州市热岛效应动态分析研究[J].东北测绘,2001,24(1):3-5.
|
[13] | 陈方敏.上海市公园绿地对热岛效应影响的多尺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
[14] | 苏泳娴,黄光庆,陈修治,等.广州市城区公园对周边环境的降温效应[J].生态学报,2010,30(18):4905-4918.
|
[15] | 任学慧,田红霞,付万.城市绿地的小气候效应空间差异性——以大连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91-94.
|
[16] | 马琳,陆玉麒.南京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3):73-76.
|
[17] | 朱洪文.应用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18] | 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
[19] | 孟丹,李小娟,宫辉力,等.北京地区热力景观格局及典型城市景观的热环境效应[J].生态学报,2010,30(13):3491-3500.
|
[20] | 覃志豪,ZhangMinghua, ArnonKarnieli,等.用陆地卫星TM6数据演算地表温度的单窗算法[J].地理学报,2001,56(4): 456-466.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