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青,陈志刚,陈逸. 建设用地区域配置效率评价研究[J]. 土地利用,2010,17(1):92-95.
|
[2] | 蔡运龙,汪涌,李玉平.中国耕地供需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3):11-18.
|
[3] | 孟晓晨,赵星烁.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7,21(3):19-25.
|
[4] | 欧名豪.土地利用总量规划控制中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问题[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1-54.
|
[5] | 杜金锋,冯长春.当前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主要问题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0):74-80.
|
[6] | 杜官印,蔡运龙. 1997—2007年中国建设用地在经济增长中的利用效率[J].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6):693-700.
|
[7] | 顾湘,姜海,曲福田.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 资源科学,2006,26(6):112-119.
|
[8] | 张虹鸥,叶玉瑶,杨丽娟,等. 广东30年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J]. 经济地理,2008,28(6):904-908.
|
[9] | 杜官印,蔡运龙,廖蓉. 中国1997—2007年包含建设用地投入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10,24(7):59-55.
|
[10] | 尹锋,李慧中. 建设用地、资本产出比率与经济增长[J]. 世界经济文汇,2008(2):13-27.
|
[11] | 谭永忠,吴次芳,王庆日,等.“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驱动下中国的耕地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727-734.
|
[12] | Pennington M. Land Use Planning: Public or Private Choice?[J]. Economic Affairs, 2003, 23(2): 10-15.
|
[13] | Corkindale J. Planning Gain or Missed Opportunity? The Barker Review of land Use Planning[J]. Economic Affairs, 2007, 27(3): 46-51.
|
[14] | 郑海霞,封志明.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数量和质量分析[J].资源科学,2003,25(5):33-39.
|
[15] | 张琳,张凤荣,薛永森,等.中国各省耕地数量占补平衡趋势预测[J].资源科学,2007,29(6):114-119.
|
[16] | 王昱,丁四保,王荣成.主体功能区划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的地理学依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1):1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