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适度人口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Keywords: 生态足迹,生态适度人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Abstract:
适度人口取决于生态、经济和土地等多要素的综合承载力。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运用该模型对兵团1995—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兵团的1995—2010年的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995—1999年兵团的实际人口虽然在增加,但相对于生态适度人口并没有出现过剩;2000—2010年兵团生态适度人口在不断下降,实际人口和过剩人口却在不断增加。兵团目前已经出现了过度人口和生态赤字,人地矛盾相对紧张,生态适度人口规模是不合理的。
References
[1] | 彭希哲,刘宇辉.生态足迹与区域生态适度人口——以西部12个省市为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10(4):9-15.
|
[2] |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生存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
[3] | 田雪原.“十五”和2010年人口发展报告[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 (4):1-9.
|
[4] | 刘雅轩,张小雷, 雷军.新疆适度人口初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5):35-39.
|
[5] | 李秀霞,刘春艳.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区域适度人口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5):6-10.
|
[6] | 包正君.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研究——以南京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9,26(2):84-89.
|
[7] |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等.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2):280-285.
|
[8] | William Ress.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 [J].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