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产业有序转移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基于广东产业有序转移的经验

Keywords: 产业转移,产业有序转移,区域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阐明了产业有序转移、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了产业有序转移对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根据这个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广东产业转移经验两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了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产业有序转移是在政府有效干预下所形成的有利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一种产业转移形式。产业有序转移通过诱致或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区际产业合理分工、区际产业关联互动,以及提高区域产业发展总体效率等路径,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References

[1]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2003(4):11-15.
[2]  陈栋生.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国金融,2008(4):20-21.
[3]  石奇,张继良.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协调性[J].产业经济研究,2007,26(2):38-44.
[4]  邢焕峰,谷国锋.东北地区产业协调机制研究[J].经济纵横,2007(2):51-52.
[5]  张峰.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J].学术界,2010,25(1):137-144.
[6]  张孝锋,蒋寒迪.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4):104-109.
[7]  方劲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J].江淮论坛,2010(2):27-31.
[8]  刘力.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区域联动机制研究——兼论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J].国际经贸探索,2009,25(12):9-15.
[9]  覃成林.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6(11):22-26.
[10]  周肇光.如何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J].当代经济研究,2007(6):39-43.
[11]  刘志彪,高煜.改革30年我国产业发展演进的历史回顾与前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3):5-14.
[12]  廖春花,明庆忠,邱膑扬,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6(2):84-49.
[13]  高相铎,李诚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协调的机制与对策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6,15(1):43-48.
[14]  孙虎军.环渤海区域产业合作与发展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9(8):41-47.
[15]  程淑佳,于国政,王肇钧.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2):23-26.
[16]  高更和,李小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2):270-274.
[17]  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1(4):63-71.
[18]  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510-519.
[19]  覃成林,梁夏瑜. 广东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经验与思考[J].国际经贸探索,2010,26(7):44-49.
[20]  李松志.佛山禅城建筑陶瓷产业转移机理[J].经济地理,2007,27(2):208-21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