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空间演变——以贵州省红枫湖水系盆地为例
Keywords: 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空间分布,演变,贵州省
Abstract:
贵州是我国喀斯特分布最广的地区,喀斯特高原盆地是贵州主要的人口聚集地。充分认识高原盆地聚落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态势,对区域城镇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以红枫湖水系盆地为例,基于GIS技术及相关软件,主要利用景观格局指数、Moran’sI系数以及居民点数据与等高线数据的空间叠置及转换技术,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对案例地区聚落空间分布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的空间分布和演变具有强烈的喀斯特地域基因,在喀斯特地貌的限制下聚落总体分布分散;近年来聚落规模不断增加,在局部有一定小规模集聚并随地形限制而表现出不同的集聚形式和集聚程度;而随着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增大,聚落形态更为复杂且景观趋于破碎,空间分布更加复杂;喀斯特地貌的垂直空间特点在决定聚落的垂直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同时也加剧了聚落空间分布的复杂性。
References
[1] | 何才华.贵州岩溶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3):1-7.
|
[2] | 熊康宁,杜芳娟,廖婧琳,等.喀斯特文化与建筑生态艺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
[3] | 苏维词.贵州岩溶山区城市人居环境及其优化[J].中国岩溶,1999,18(4):353-336.
|
[4] | 苏维词.喀斯特山区城市地域结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以贵阳市为例[J].人文地理, 2000,15(4):24-28,46.
|
[5] | 苏维词.喀斯特山区生态城市的景观建设模式初探——以贵阳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 2005,12(6):264-267.
|
[6] | 侯英雨,何延波.利用TM数据监测岩溶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1,17(3):22-25.
|
[7] | 王海宁.传承与演化——贵州屯堡聚落研究[J].城市规划,2008,32(1):89-92.
|
[8] | 雷清,苏维词.西南(岩溶)山区乡村聚落景观优化研究——以安顺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3):251-254.
|
[9] | 赵星.贵州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31(3):66-70.
|
[10] | 高贵龙,邓自民,熊康宁.喀斯特的呼唤与希望[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
[11] | 彭建.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6.
|
[12] | 刘福昌.论坡度量测的理论依据、方法与成果应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4(3):7-13.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