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主要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特征
Keywords: 主要服务业,集聚水平,专门化率,空间特征,驱动力,京津冀都市圈
Abstract:
以就业人数为基础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空间基尼系数、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区位熵、转移-份额分析等方法,测度了京津冀都市圈主要服务业集聚的整体状况、行业特征以及各城市分工程度和专门化率。空间上整体呈现出典型非均衡的单中心、大梯度等级化集聚的发展态势;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房地产等行业的专业化优势最明显;各城市主要服务业内部的结构差异较大,专业化分工也较明显;北京的高端行业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和行业优势,其他9市也各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力包括专业化分工、竞争与协作和网络创新等自组织及政府干预等他组织2种作用机制。
References
[1] | Scott A J. Flexible Production System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8(12):27-31.
|
[2] | Illeris S,Sjoholt P. The Nordic Countries: High Quality Services in a Low Density Environment. Progress in Planning,1995(3):205-221.
|
[3] | Daniel P W. Services and the Global System of Cities.//Daniels P W(ed.). Service Indus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Oxford: Blackwell,1993:148-162.
|
[4] | Gong ,Wheeler. The Location and Suburbanization of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s in Atlanta[J]. Growth & Change,2002(33):341-369.
|
[5] | 程大中,陈福炯.中国服务业相对密集度及对其劳动生产率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5(2):77-83.
|
[6] | 李文秀.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2):213-219.
|
[7] | 马风华,刘俊.我国服务业地区性集聚程度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6(23):10-13.
|
[8] | 申玉铭,邱灵,任旺兵. 中国服务业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与空间分异特征[J].地理研究,2007,26(6):1255-1264.
|
[9] | 李井奎,钱陈.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学刊,2007(1):172-177.
|
[10] | 吉昱华,蔡跃洲,杨克泉.中国城市集聚效益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3):67 -94.
|
[11] | 黄坡良.珠三角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1(1):34-35.
|
[12] | 管驰明,高雅娜.我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11,18(2):108-113.
|
[13] | 刘重.京津冀经济区服务业发展的非均衡性与协调发展[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8(2):50-53.
|
[14] | 王小平,陈永国.基于大梯度极差理论的主要服务业协作政策研究——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J].经济与管理,2008,22(1):25-28.
|
[15] | 课题组.区域主要服务业梯度与协作发展研究——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J].2008,29(2):70-74.
|
[16] | 邓丽姝.京津冀经济圈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论坛,2006(6):14-17.
|
[17] | 丁成日.城市空间规划——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5.
|
[18] | 沈玉芳,刘曙华,张婧,等. 长江三角洲主要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3):223-226.
|
[19] |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88.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