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功能强度的变化

Keywords: 旅游功能强度,空间格局变化,中国主要城市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培育和增强城市旅游功能是城市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科学评估城市旅游功能强度对于促进城市功能旅游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科学决策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城市作为旅游客源地、目的地和中转地功能的角度构建了测度城市旅游功能强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对中国大陆地区36个主要城市的旅游功能强度进行了评估,讨论了城市旅游功能强度的空间格局及变化,并分析了影响城市旅游功能强度的主导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城市旅游转型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References

[1]  张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分析[J].城市问题,2005 (5):33-37.
[2]  马晓龙,保继刚.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J].人文地理,2010,25(1):105-110.
[3]  保继刚.城市旅游——原理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3-4, 210,388-395.
[4]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2-153.
[5]  周一星,孙则昕.再论中国城市的职能分类[J].经济地理,1997,16(1):11-22.
[6]  金波,吴小根.中国旅游城市体系研究[J].城市研究,1999,14(5):31-34.
[7]  朱竑,吴旗韬.中国省际及主要旅游城市旅游规模[J].地理学报,2005,60(6):919-927.
[8]  柳百萍.安徽省城市旅游规模差异及其规模分布[J].地理研究,2011,30(8):1520-1527.
[9]  陈刚强,李映辉.中国区域旅游规模的空间结构与变化[J].旅游学刊,2011,26(11):84-89.
[10]  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78-83.
[11]  丁蕾,吴小根,丁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地理,2006,26(3):511-515.
[12]  冯学钢,沈虹,胡小纯.中国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101-107.
[13]  王淑华.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布格局[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3):88-92.
[14]  臧冠荣.大都市旅游功能强度研究——以上海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5]  金世胜,汪宇明.大都市旅游功能及其规模影响的测度[J].旅游学刊,2008,23(4):72-76.
[16]  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4):387-398.
[17]  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7.
[18]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25-328.
[19]  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3):406-410.
[20]  孙有望,李云清.论旅游交通与交通旅游[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20(10):65-69.
[21]  李立华,何毓成.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的影响分析[J].山地学报,2006,24(5):628-635.
[22]  汪宇明,钱磊,吴文佳.旅游资源新论——基于游憩需求变化与技术进步的视角[J].旅游科学,2010,24(1):9-1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