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以环青海湖地区为例

Keywords: 城镇化,动力机制,开发环境,青藏高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调查青藏高原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揭示西部大开发以来该区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的多元性、独特性:特色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农牧民改善生活方式、改变就业现状、提高受教育水平的意愿是该区域城镇化的新动因;政府的相关政策对城镇化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生态环境对该地区城镇化发展也有特殊要求。结合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开发的环境分析,阐明该区域城镇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城镇化面临的机遇与威胁。针对特有的城镇化动力机制,提出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思路。

References

[1]  许抄军,罗能生,王家清.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J].城市问题,2007,25(8):20-25.
[2]  赵勇.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39(4):34-37.
[3]  丁刚,张颖.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回顾与动力机制分析[J].开发研究,2008,28(5):43-47.
[4]  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30-445.
[5]  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390-410.
[6]  丁生喜,王晓鹏.基于重力模型的环青海湖区域规划与开发战略分析[J].开发研究,2010,30(6):1-4.
[7]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49-52.
[8]  张利锋.青海放宽小城镇落户政策吸引农民进城[N].青海日报,2010-08-31(4).
[9]  孙发平,刘成明,李军海.青海湖区人口状况考察及政策建议[J].西北人口,2007,28(4):45-50.
[10]  冯云廷.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聚集机制[J].经济地理,2005,25(6):814-816.
[11]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94-195.
[12]  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3(5):470-476.
[13]  宁登.21世纪中国城市化机制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0,22(3):41-46.
[14]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0-35.
[15]  李世泰,孙峰华.农村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探讨[J].经济地理,2006,26(5):815-817.
[16]  王录仓,石培基.青藏高原东缘民族区域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J].冰川冻土,2002,24(4):457-462.
[17]  傅小锋.青藏高原城镇化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4):369-374.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8-35.
[19]  丁生喜.环青海湖区域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J].生态经济,2011,20(1):156-15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