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基于旅游发展过程的旅游开发对策——以东莞石排镇为例

Keywords: 旅游发展,SWOT,空间模型,发展定位,开发对策,东莞市石排镇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对东莞市石排镇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阐明其旅游发展所处内外部环境状况;在此基础上,从区域蓄能、产业转型、旅游效益3个方面论证其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分析石排镇的旅游发展潜力,提出旅游发展存在“核心发展阶段、扇形延伸阶段、多极拓展阶段和多元网络化阶段”的空间模式,并将其运用到石排镇未来的旅游发展过程中;最后在理清石排镇旅游发展定位和形象塑造策略的基础上,提出石排镇应通过旅游支持系统打造、区域旅游合作、项目持续创新、利益相关者权衡发展等维度来促进其第一阶段旅游业的开发。

References

[1]  吴启焰.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硏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常正文,王兴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  Lsch A. Die rumliche Ordnung der Wirtschaft[M]. Jena: Gustav Fischer,1940.
[4]  Perroux F. Economic Spa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0,64(1): 89-104.
[5]  Friedmann J. 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for Developing Areas[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1963,11(1):41-61.
[6]  叶新才,袁春.泉台旅游空间发展:核心-边缘视角[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1): 95-98.
[7]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22(1):1-6.
[8]  汪德根,陆林,陈田.基于点-轴理论的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J].经济地理,2005, 25(6):904-909.
[9]  刘峰.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67-168.
[10]  石培基,李国柱.点-轴系统理论在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中的运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5):91-95.
[11]  刘建峰,张洁,王桂玉.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云南茶马古道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1):81-86.
[12]  孙丽坤,张振国.基于点-轴理论的民族文化旅游空间发展模式研究——以延边州图们市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13(2):141-143.
[13]  马勇,董观志.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模型研究[J].旅游学刊,1997,12(4):37-62.
[14]  杨振之,陈谨.“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3,18(3):62-67.
[15]  高静.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概念辨析与关系模型[J].旅游学刊,2009,24(2):25-29.
[16]  李蕾蕾.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J].旅游学刊,1995,10(3):29-31.
[17]  黄震方,李想.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与推广模式[J].旅游学刊,2002,17(3):65-70.
[18]  李飞,黄耀丽,郑坚强,等.区域旅游合作中感知形象的差异性与可整合性分析——以大珠三角城市群为例[J].旅游学刊,2007,22(1):30-34.
[19]  彭华.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动力模型探析[J].旅游学刊,1999,14(6):39-44.
[20]  要轶丽,郑国.旅游区位非优区的旅游业发展研究——以山西运城为例[J].旅游学刊,2002,17(5):58-61.
[21]  熊元斌,龚箭.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1):47-5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